在职场里,无固定期限合同一直被视为“稳定”的象征,可要是签了它还被辞退,大家心里肯定慌也很关心赔偿问题。接下来就讲讲这种情况下赔偿究竟该怎么算。
首先得明白,无固定期限合同和固定期限合同一样,只要不是法定能辞退的情形,单位不能随便开除员工。要是单位违规辞退签了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员工就得按规定支付赔偿金。
赔偿的计算主要依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工资。工作年限很好理解,就是你在这家单位工作了多久。从你入职那天开始算,每满一年,单位就得支付你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比如说,你工作了5年,那经济补偿就是5个月工资。这里的工资可不是你随便拿到手的钱,而是你在被辞退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这些都算在内。要是你的工资特别高,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那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就按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来,而且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如果单位是合法辞退员工,那情况又不一样。比如员工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或者因为失职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等情况,单位辞退员工就不用支付赔偿金。但单位得证明员工确实存在这些问题要有证据,不能随口一说就把人辞退。
还有一种情况是单位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像经营困难、业务调整等原因要辞退员工,这种情况下单位得提前30天书面通知员工,或者额外支付员工一个月工资,也就是俗称的“代通知金”,然后再按照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
签了无固定期限合同被辞退的赔偿计算,关键看辞退是不是合法。合法辞退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违规辞退就得支付赔偿金。作为员工要清楚自己的权益,遇到被辞退的情况对照这些规定,维护好自己的利益,别稀里糊涂吃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