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劳动者需要保持冷静,仔细核对劳动合同和工资发放记录。确认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工资数额、支付方式、支付周期等条款,与实际发放的工资进行对比。同时,要注意查看工资条上的各项明细,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补贴等,以确定实际发放的工资与合同约定不符的具体情况。
如果发现工资不符是由于计算错误或发放失误导致的,劳动者可以及时与用人单位的财务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沟通。向他们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要求用人单位尽快核实并纠正错误,补发少发的工资。在沟通的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保持理性和礼貌,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避免情绪化的表达。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纠正错误或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劳动者可以考虑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一种方式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政府机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提交书面投诉材料,详细说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与实际发放工资不符的情况,并提供相关的证据。劳动监察部门会对投诉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要求用人单位改正违法行为,补发少发的工资,并可能对用人单位进行行政处罚。
另一种方式是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法定程序。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劳动者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聊天记录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劳动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在法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劳动者在面对劳动合同约定工资与实际发放工资不符的情况时,也可以寻求工会或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工会是劳动者的代表组织,能够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协商调解等服务。法律援助机构则可以为经济困难的劳动者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当劳动合同约定工资与实际发放工资不符时,劳动者不应默默忍受,而应该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与用人单位沟通、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同时,劳动者在维护自己权益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合法、合理、有序,避免采取过激行为,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