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学专业培养具备蚕业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蚕丝业的科研机构、政府机关、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管理、教学、技术开发与推广、生产经营等工作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 掌握蚕学和生物技术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
3. 了解蚕学和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4. 熟悉我国农业、农村和蚕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三农的能力;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数据处理等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6.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使用计算机;7. 具备较强实验设计与实施、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科学研究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蚕业科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栽桑养蚕、蚕病防治、桑树保护、蚕桑育种与良种繁育、茧丝加工、蚕业资源高效利用、蚕丝生物技术、蚕业经营管理和茧丝贸易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蚕丝业生产、经营管理及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方面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基本素质和较强文献信息处理能力。
主干学科:畜牧学,生物学。
就业方向:
蚕学专业毕业生适宜从事栽桑养蚕、茧丝加工、蚕业资源调查及桑蚕副产物综合利 用、蚕业经营管理及丝绸贸易等方面的工作。在各级蚕丝绸公司的产供销部门、外贸部门、各级丝厂、蚕种场、茧庄等部门从事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与经 营、教学与科研等工作,也可在学校、研究机关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蚕学专业毕 业生主要到蚕业或农业部门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与经营、教学与科研等工作。“专”和“精”也决定了蚕学专业的培养人才,注定会受到市场认可。上个世纪90年代,全国很多院校的蚕学专业因招生不理想而“夭折”。目前,全国仅有西南大 学、山东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三所院校有这个专业。目前全国蚕桑科研院所的 中间力量已经断层,基层也缺少大量的技术人才,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