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研究只是一项职能,而非独立的学科。刚毕业的同学很少专门从“用户研究”这个专业毕业。用户研究是一种工具和角色,其存在于不同的研究方向和领域中。就像我们不能把“研究生”称为一个专业一样,因为研究生本身并没有学科属性。只有当进入特定领域深耕,例如人类学研究生、物理学研究生等等,才能真正赋予“研究生”这三个字以意义。
那么,用户研究需要深入哪些领域呢?
在商业环境中,产品或服务经历两个关键环节:研发和营销。因此,用户研究也可以广泛涵盖两个分支:与产品研发相关的用户研究,如产品定义、设计等;以及与市场营销相关的用户研究,如市场调研等。不论是哪个分支,作为用户研究从业者,重要的是从用户的视角出发,回答或验证业务上的疑问。
因此,作为用户研究从业者,有两个极其重要的特质:
深入理解业务需求:许多人可能会忽略这一点,但这正是用户研究者的使命。也就是要理解业务的运转逻辑,例如,在研发领域工作,就需要了解研发的生命周期、研发的目标和重点(是商业变现还是用户体验提升等),以及当前业务的重点关注方向和困惑之处。用户研究员不仅仅是满足需求,如果只是满足需求最多达到及格的水平,将始终受限于业务视角的局限和束缚。因此,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站在业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业务带来新的思考方式和启发。
深入理解用户:洞察,这是什么意思呢?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真实性和深度。首先是真实性: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定性还是定量,都会带来偏差和误差。这可能是抽样误差、调研方式误差,也可能是信息传递和接收过程中的误差。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尽可能接近研究目的的基础上,确保尽可能真实性。其次是深度:如果真实性决定了研究的下限,那么深度就决定了上限。深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话题,这里只是简单提及,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层面。三流的用户研究是搬运工,二流的用户研究是信息整理工,而一流的用户研究则能够真正洞察人性的深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