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是管理学工商管理类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以及与物业管理直接相关的自然与人文学科的基本理论;熟悉物业管理的有关理论、方针、政策与法规,能综合运用国内外物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物业管理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完善,具备解决物业管理具体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各级房地产管理部门、物业管理公司、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物业管理、项目管理、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环境设计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物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尚属新兴学科,开设该专业的高校约30多所。
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物业管理从业人员须持证上岗。从事物业管理行业有三种比较重要的证书:一种是建设部门主管颁发的上岗证书,分物业管理员、部门经理、企业经理三个层级;一种是人社部主管颁发的物业管理职业技能证书,分物业管理员、助理物业管理师和物业管理师三个层级;第三种是注册物业管理师。从合法性和权威性来说,人社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建设部颁发的职称证书是一样的,但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这两种证书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人社部颁发的证书,相当于是“敲门砖”,而建设部颁发的证书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说相对重要,企业的年审、评优都需要职称证书。
注册物业管理师是物业管理行业中认可度较高的一个证书。要获得注册物业管理师证书,必须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时有从事物业管理的工作年限、学历、专业的限制。考试共考四门课,必须在两年内全部考完合格才能取得执业资格证,通过率较低,因此含金量较高。
就业前景:
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广受欢迎,反映的是地产市场发展对物业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也是服务业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崛起的一大信号。
一方面,信息技术通过在线化和数据化,随着物业进入互联网+时代,O2O、新零售、智慧社区等概念兴起,物业和社区的价值重新得到体现,物业人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未来,随着市场对物业服务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具备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成为主流,人才会成为各大物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