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选址,都是从宏观布局到微观落位的过程,先有大战略大画面,再深入市场分析商圈,最终选取理想的店铺落位。
概括来讲这一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宏观布局-城市策略-商圈选择-落位筛选。
商店的选址必须以选择适当的商圈作为基础,而商圈分析是店铺合理选址的基础工作,店铺在选择店址时,总是力求以较大的目标市场来吸引更多的目标顾客,这首先就需要经营者明确商圈范围,了解商圈内人口的分布状况以及市场、非市场因素的有关资料。
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营效益的评估,衡量店址的使用价值,按照设址的基本原则,选定适宜的地点,使商圈、店址、经营条件协调融合,创造经营优势。
商圈人口与购买力分析
一个商圈的人口数量预示着店铺的潜在客户的体量的大小,人口数量越多,也就是基数越大,潜在的消费客户也就可能越多,除了人口数量外,家庭状况也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基本因素,商圈内家庭和人口的消费水平是由其收入水平决定的。每户家庭的平均收入和家庭收人的分配,会明显地影响未来商店的销售。如所在地区家庭平均收入的提高,则会增加家庭对选购商品数量、质量和档次的要求。
聚客点分析
在商圈中,客人在某一个地方产生商业消费的密集地点,聚客点一般人流量较大,交通不便捷,有一些比较醒目的标志能够让消费者快速到达。居住人口集聚区。如新建小区、居民居住集中区等。日常上班的场所、学校、医院等,乃白天人口集结之场所,也就是人口聚集地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等是人们利用交通工具的集结点,也是人口聚集之处。体育场、旅游观光地及沿途路线也是人们集聚活动的场所。
周边商业业态,形态分布
店铺所在商圈的业态是否丰富,代表着该商圈的成熟度,业态种类越多,商圈各项设施齐全,更能引来更多的顾客前来消费,像餐饮,丽人,休闲娱乐,零售等齐全的商圈,一般是比较能聚集大量的人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