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为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就要求体育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身体状况的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就明确指出:“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要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劳动人民的革命传统;要加强科学知识教育,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重视身体锻炼,不断增强体质。”
根据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体育教育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紧扣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培养从事各级各类中等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具备进行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管理以及社会体育指导能力的一专多能高级复合型体育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为:
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健康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科研方法等理论课程和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体能训练等术科课程。
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专业中的第一大专业,其学生的就业工作开展如何,对今后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院(系)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有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体育届人士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