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组建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组建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组织。其人员使用事业编制,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 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事业单位是什么意思
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者其他公共机构依法设立,以公益为宗旨,为社会提供非营利性服务的组织或机构。事业单位通常从事教育、科研、医疗、文化、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工作,其收入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和自身经营收入。与企业不同,事业单位的盈余不归个人所有,而是用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改善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管理和运作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注重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
(一)重要性质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二)重要特征
1.五大特征
①提供公共服务
②非公共权力机构
③知识密集型组织
④经费来源的国产化
⑤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
2.功能特征
①服务性
②公益性
③知识密集性
(三)与其他单位类型的区别
与企业单位的区别
事业单位是具有公益性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和企业绩效工资最主要不同点在于经费来源和保障。企业绩效工资完全取决于企业盈利情况,根据企业的薪酬战略及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发放;而事业单位则不同,事业单位根据单位不同类别,其绩效工资的经费来源和保障有所不同,义务教育中小学绩效工资经费来源主要由县级财政保障,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财力薄弱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与行政单位的区别
①内涵不同——行政单位属于国家机关,而事业单位属于社会服务组织。
②担负的职责不同——行政单位是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指挥;而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的公益目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活动。
③编制和工资待遇的来源不同——行政单位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行政经费负担。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由国家事业经费负担。事业单位有全额拨款的,有部分拨款的,还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行政单位人员的工资按《公务员法》由国家负担,而事业单位则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实行不同的待遇。
与公务员的区别
一是工作性质方面,公务员从事的主要是国家行政事务性工作;事业单位人员从事的主要是社会公益性工作,或者说是非营利性的工作。
二是工资收入方面,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发放,并根据国家财政状况进行调资;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不受国家约定,由各事业单位根据市场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由当地消费水平及财政收入水平决定,全额事业单位由财政拨款发付工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由经营收入资金自主发放工资,但受到政府调控。
三是保险福利方面,公务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有关的社会保障规定执行,一般要逐步实行社会化。一般来说,公务员享受的福利待遇比事业单位的人员要好一些。
四是用人方面,公务员的录用、提升、退休、辞退、辞职等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而事业单位人员的录用、提升、退休、辞退等是按照国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但事业单位对人员的管理权限要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