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设所有计师存在的意义是让最终产品更好,这个“好”表现在建筑上是安全、实用、美观、经济。建筑和结构都是为了能让最终“产品”更好而努力的、因为侧重点不同而产生的两个细分专业。
建筑设计负责让”产品“符合建造之初的意图,让用户(业主)能更舒适更方便更实用地居住、工作、使用,尽可能的规划、安排、利用可用的空间,尽可能地利用光、气流、土地等自然资源使其为建筑使用者服务,并且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让外观和内部尽可能美观。可以说建筑师所关注的是作为普通人对建筑的直观感受,比如柯布西耶搞的模数制,人站立使用的台板通常高900mm左右,门洞通常2m高,楼梯的宽度要根据估算使用人数按人流股数乘以模数决定,优化朝向方位可以获得更好的日照或避免阳光直射带来的酷热.…..“实用”“美观”,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师做设计时关注的点。
结构工程师的成就通常在建成的建筑上不容易被普通人所看到,但事实上他们丝毫不亚于建筑师,在整个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安全和可用性角度来讲更甚。结构工程师关注的是剔除所有“粉饰”的建筑骨架,用什么材料、多少材料、什么工艺去建造施工能够让成品承受建筑本身的重量、人在建筑内部活动的重量、人搬进建筑的物品重量以及大自然的风的推力雪的压力以及地震的剪切力.....使得建筑不会因为这些因素损、毁从而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还要根据勘测得出的地质资料选取不同的基础类型,如何布置人很难看得见但超级重要也很花成本的基础以保证建筑上部的安全,基坑开挖多深,钻孔粗细,混凝土的配比,用钢的型号……这些都是由结构工程师的设计所决定的。结构工程优化得好,可以更节省建筑材料,同时让建筑有更强的抵御破坏力的能力从而更安全,所以结构工程师的设计更容易影响“安全”和“经济”这两个要素。
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有着略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有时候双方会有互相矛盾的地方,比如建筑工程师说我的窗要大,但结构工程师会说不行我要布置承重墙这个窗不能开;我的梁会穿过去开不了窗。所以很多时候需要二者协调配合以取得最优的结果。
综上,建筑工程师和结构工程师都在为好的设计结果而努力,建筑工程师是人文的,更感性的;结构工程师是严谨的,更理性的。
两者只是专业方向不同的两个工种(事实上还有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其他工种),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并没有孰重孰轻之分,而且大多数时候需要建筑和结构以及其他专业互相配合、互相取舍才能设计出更好的建筑,所以也希望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从业者互相不吹不黑,配合对方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才是好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