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简称“就业报到证”。由国家教委直接印刷,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独签发,列入国家就业计划的毕业生(统招毕业生)才能持有的有效报到证件。是用人单位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口的有效凭证。《就业报到证》一人一份。
一.发展进程
2022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稳妥有序推动取消就业报到证。
2022年11月17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从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
从2022年开始报到证也可以叫派遣证。虽然两者融合但还是有区别。
二.有限期
根据政策而言,一般有效期为两年,在毕(结)业后的毕业生都有两年的择业期,这区间里是可以使用报到证,如果逾期了或者证件丢失是不能再使用的。
三.主要作用
①到接收单位报到的重要凭证
②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方案的学生(即现在所说的统招生)
③凭借报到证及其他有关材料办理人事档案、户口、粮油迁移手续。
④具有毕业资格
⑤档案内资料存在的证明
四.获得条件
1.是国家计划内录取的普通全日制大学生
2.已经完成学业,取得了毕(结)业资格
3.择业期内的毕业生(毕业2年之内)
注意事项:
1.不能正常毕业而只取得结业证的学生暂不签发报到证(在取得毕业证后三个月内再提出派遣申请);
2.继续升学毕业生(考博、申请博士后)不签发报到证;
3.申请出国留学不参加就业的毕业生不签发报到证。
4.按规定时间及时到单位报到。如果已派遣的毕业生不按时到单位办理报到入户手续的,造成的经济损失、单位辞退、公安局注销其户口等后果,责任由毕业生自负。《报到证》是毕业生报到入户的重要凭证,一定要妥善保管,若遗失原则上不再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