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前台的岗位时,大部分人都对此有一定的认知。但是缺很少有人知道中台和后台的存在。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前台:即包括与用户直接交互的界面,如:web页、app;也包括服务端各种实时响应用户请求的业务逻辑,如:商品查询、订单系统等。
传统企业的早期系统有不少是基于业务领域或企业组织架构来建设的,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前端界面和后端业务逻辑,不同系统之间相互独立。用户操作是竖井式,有时一笔业务需要登录多个系统才能完成完整的业务流程
中台:主要面向运营人员,完成运营支撑。
传统企业的核心业务大多是基于集中式架构开发的。这种集中式单体系统,一般都存在扩展能力弱、弹性伸缩能力差的问题,无法适应突发高频访问的互联网业务场景。同时,传统企业数据类应用大多通过ETL工具抽取数据以实现数据建模、统计和报表分析功能。
这种传统的数据仓库处理模式往往会存在数据时效性问题,再加上传统数据类应用主要面向企业管理和决策分析,并不是为前台而生的,因此难以快速响应前台一线业务的数据服务要求。
所以,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时,需要同时解决传统的业务和数据应用建设的问题,采用双中台模式同步建设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
后台:面向内部运营人员的管理系统、配置系统,如:电商配置后台的商品管理、订单管理、会员管理、财务管理等。后台可为前台提供一些基本的配置。
后台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运营和后台管理人员。对于后台,为了实现内部的管理要求,很多人总会习惯将一些管理流程嵌入核心业务链路中。而这类内控管理类的需求对权限、管控规则和流程等要求一般都比较严格,但是大部分管理人员只是参与了某个局部业务环节的审核。
这些复杂的管理需求,会凭空增加不同渠道应用的前台界面与核心流程的融合难度以及软件开发的复杂度。
企业级能力往往是前台、中台、后台协同作战能力的体现。
如果把业务中台比作陆、火箭和空等专业种,主要发挥单一种的战术专业能力,那么前台就是作战部队,它会根据前线战场的实时作战需求,快速完成不同职能业务中台能力的组合和调度,实现不同业务板块能力的融合,形成强大的组合打击能力完成精准打击,获得最大企业效能。
而数据中台就是信息情报中心和联合作战总指挥部,是企业智能化的大脑,它能够汇集各类一线作战板块的数据和信息完成数据分析,制定战略和战术计划,完成不同业务中台能力的智能调度和组合,为前台作战部队提供快速数据和情报服务。
后台就是后勤部队,它们不直接面向前台业务,主要提供企业后端支撑和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