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在空间前沿科学、电子信息、地球物理融合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是引领人类认知和探索自然的重要专业。该专业涵盖物理学、信息学、电磁学、力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其培养人才不仅服务于航空航天领域,还辐射到先进制造、军事国防、信息技术等国民生产的基础领域。
本专业紧密围绕国家发展航天技术和产业的重大需求,将学校优势的电子信息技术与空间科学技术有机地融合发展,专业课程涵盖了空间科学、电子与信息、航天技术及应用等多个模块。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内容包括:利用各类航天器上的观测仪器和实验设备,研究日地空间、行星际空间、恒星空间环境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演化过程;研究天体(包括地球、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彗星、小行星和其他恒星)的结构特性及其形成和演化过程;利用空间平台进行各种在地面实验室中不能实现的科学试验,研究微重力条件下的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生命现象和材料的生成;利用探空火箭和各类航天器的空间探测技术。目前,空间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几门学科分支:空间物理学、空间天文学、空间天气学、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和空间地球科学等。本专业的空间技术,主要只指与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有关的技术,包括空间探测技术、卫星与空间站应用技术、航天器防护技术等。21世纪将是空间科学蓬勃发展的新世纪。
学习内容
专业核心课包括:流体力学、磁流体力学、空间物理学导论、遥感技术、空间等离子体探测技术等。专业选修课包括普通天文学、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航天器轨道动力学等。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地球物理学类,可授予工学或理学学位。根据院校开设不同,专业方向也有差异。空间科学方向侧重于天文学与天体力学、空间环境;空间应用方向侧重于空间光学与微波遥感、卫星与天文导航。如想了解其他高校的具体课程设置,考生可登陆高校官方网站查看。
就业前景
毕业学生可以在航天、航空、武器装备等领域的科研院所、大学和国家航天部门从事空间科学研究、空间环境评估、空间探测器设计、空间新技术开发、武器装备的科研、空间装置试验、航天系统服务、航天任务管理等科技研发与管理工作,也可在民企、外企行业从事航天产品的设计、空间科学分析、空间装备维护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