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效设计师其实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影视、音乐、演播、游戏、工程、编程软件等大方向里边都有相对应的音效职位,每个大方向里又能细分出很多部门,不同方向的音效师对技能要求差别很大。
拿影视举例,音效师一般属于声音编辑部门,这里面可以分为对白部分(同期声编辑、对白编辑)音效部分(拟音师、动效编辑、特效编辑、环境声编辑等等),这些可以是一个人完成,也可以是多个人分工,但一般公司或工作室招声音编辑师的时候要求是这些技能都要会。游戏音效跟电影类似,只是制作思路、软件、流程上的不同;同理软件编程也是差不多的。演播属于传媒类,主要是负责现场扩声,比如话筒和调音台的通路匹配、提前准备的音效和音乐现场播出等等,这和影视游戏又不太一样。至于音频工程师,应该是一些音频系统的搭建与维护之类的,这不是我接触过的领域,所以不太清楚。
工作状态的话如果你是做一线,也就是最苦逼的上手干活的人,那我估计跟程序员没什么区别,996是常态,还时不时007那么几周到一个月。
二、音效师确实是个小众稀有职业,上手容易但入门难,我认为是机会和挑战并存的。
目前国内做影视的工作站(宿主软件)基本是Protools和Nuendo,也有用Cubase、Reapper、Audition或者其他软件;音乐的话以Cubase和Logic最多,Ableton和水果也有用的,但不管用什么,都必须得用一个,也就是你必须要熟练其中至少一个;游戏音效的话还需要会声音引擎,比如Wwise、Fmod这些,以及像unity,java,C++等游戏开发需要用到的技术。如果只说音频工作站,这里头最难上手的应该是Protools,但PT恰恰也是目前国内乃至全球使用最多的也是数字声音算法最好的。
光会软件操作也不行,你还需要会各种效果器,EQ、混响、压缩、延时、修音、调制等等,来达到你想要的各种效果。
就算这些你都会了,你还得会英语,很多软件的汉化其实意思是不准确的,容易产生误导,甚至还有软件没有汉化。OK,就算这些都不是事,还有一个问题:很多音效素材都是英文的,而你并不知道你想要的声音对应的英文是什么。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子弹“咻”地飞过去,你需要这个声音,这个声音叫什么呢?Whoosh。你想要众人叽叽喳喳议论的音效,这个声音叫什么呢?Wala。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这些东西不是突击背词或者有专门的资料可以查,只能是你上手实践慢慢去积累了解的。
所以录音、或者说音效师,我认为是个下限很高的职业,需要时间去上手技术,需要实践去入门艺术。如果确实没有经验的话最好还是有个好的师傅或者团队带,好的团队真的很重要,再加上自己的摸索,一点点进步。
三、这个职业跟大多数技术向职业是一样的,从底线做起,一点点上爬。线上工人的话就不能怕吃苦,因为真的会很枯燥,特别是做影视和游戏的声音编辑,而且我应该可以明确说,一线声音编辑的工资是远远不如程序员的,只有当你做到主管、混录师、声音指导这些高层,才能有待遇上的起色。
最后说一点,配乐理论上属于音乐方向,跟音效设计有关系但不完全一样,需要提前搞清楚到底是想从事的是音效还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