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是应届毕业生求职高峰,找工作首先投递简历是第一步,如何做一份美观又吸引人的简历呢?金三银四,各地招聘活动火热开启,不少用人单位发布了最新的招聘启事。求职道路,简历关卡,如何才能脱颖而出?今天将介绍简历撰写相关技巧和指南,助推大家勇闯求职第一关!
一、简历基本构造个人信息
在简历顶部通常需要写明自己的姓名、邮箱、联系电话,并在右侧附上一张证件照。
教育背景:这一部分往往是HR筛选简历时最先关注的内容。
核心要素包括:不同教育阶段就读的大学(从本科写起)、学院、专业、GPA、排名、主修课程、在校期间所获荣誉奖项(奖学金、荣誉称号等)、交换经历等。
实习经历:许多公司在招聘时十分看重实习经历,因此需在这方面体现出求职者过往的实习、工作经历。
核心要素包括:实习公司名称、起止时间、地点、工作内容等。
科研竞赛:部分岗位(尤其是研究性的岗位)会非常看重求职者的科研经历,同时也会关注其参加过的相关竞赛等。
科研部分的核心要素包括:研究对象、框架、模型、方法、结论等,竞赛部分的核心要素包括:竞赛名称、获得奖项等。需要注意的是,写在简历中的科研经历一定要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内容,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竞赛可以挑选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含金量的比赛,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排序,含金量不高的竞赛通常不写入简历中。
技能特长:除了上述内容,简历的末尾通常还包含个人的技能特长介绍。
核心要素包括: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专业领域证书、编程能力、专业软件运用、兴趣特长等。
二、简历撰写技巧内容呈现
简历中推荐使用STAR模型来梳理自己的关键事件,用于介绍工作经历、科研经历等,帮助自己更好地梳理逻辑、组织语言。
其中,S是指情境(situation),表明这段经历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发生、为什么选择参与这个项目;T是指任务(task),在每一段经历中,需要写明具体目标和任务是什么;A是指行动(action),针对上面的S和T,阐述自己的具体行动有哪些;R是指结果(result),最好将结果量化,从而更好地阐述这段经历的产出、成绩、价值、意义等。
语言使用
简历中的语言尽量简明扼要、避免口语化,需要展现关键内容和核心信息,实习、科研等每段经历控制在3-5句即可;在论述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分点表述的方法,以更加清晰地体现逻辑;简历中的描述语句尽量用更加具体化的动词和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