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能力
所谓资产配置能力,就是要明白怎样按照客户需求和风险偏好去配置资产。
虽说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不能把篮子放在同一辆车里,但也许不同的车都运行在同一座桥上。
比如有的客户买了国内的股票型基金,为了分散风险,于是又买了国外的房产。
这种资产配置模式对于降低风险的帮助并不明显,因为可能同时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打击,当然,这种配置组合可以降低区域风险。而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持续衰退和恶性通胀,可以把资产配置里加入保险年金和实物黄金。
择时能力
择时是一种专业性更强的能力,所谓大类资产的择时,既不是什么资产热门就卖什么,也不是像金融投资品那样,通过技术分析来判断精确的买卖点。
它是通过资产运行大趋势的判断,结合市场变化、监管环境、人口社会等因素,为资产配置提供实践支持。
如果说资产配置能力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完成的话,那么择时就完全体现了一个理财师的个人价值。
当然,也不是任何资产都需要择时配置的,具有强周期特性的资产需要择时,比如股权投资、股票投资等。
而对于弱周期甚至固定回报的资产,是不需要进行择时的,比如长期持有某些国家的国债、大额保单,甚至一些衍生品基金也可以做到穿透周期的效果。
跨领域服务能力
跨领域服务能力,就是横跨金融和法律等多个学科,比如很多人讲“法商”,就是通过法律手段+金融工具,为客户实现资产的保全和传承。
但真正能够精通两大学科的人才非常罕见,更多的只是精通一门学科,了解另一门学科。
比如律师出身的人,了解一些金融知识,就可以专心做财产的保全和传承。而金融出身的人,掌握一些法律知识,也便于为客户做出更合理的配置。
怎样培养这些能力?
我认为财富管理不是一个纯研究的工作,它必须具备一定的销售基础,因此如果以往没有销售工作经历的人,是需要在银行个人销售、保险销售、券商营业部客户经理等岗位先进行历练的。
有了销售的经历,就可以同时进行知识的积累。
对于知识的积累,绝不能只通过产品培训来学习,这样不知道投资的底层逻辑。
应该首先学习基础知识,也就是阅读证券从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分红和万能险资格的书籍。
然后去观察投资标的的运行状况,比如每天看股市、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的运行,宏观经济、房地产行业、影视行业等热门投资领域的情况,以及政策监管的变化。
再之后,可以通过产品合同、投资策略、投资标的等方面分别进行学习。
只有以上都通晓之后才能够去实践指导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