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困惑、不公或者期待,那么你一定程度会对最近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教育专业信息技术管理人员职称制度发展改革的意见》感兴趣。这份意见是国务院办公厅于2023年6月30日发布的,旨在进一步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实施“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原则,即根据不同岗位、行业和领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差异化、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分类评价,并根据其评价结果进行合理使用。
那么,“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原则具体如何实施呢?
首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意见指出,要根据不同工作岗位、行业和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突出重点、分类进行指导,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能力指标分析体系。具体而言,应将专业人才分为科研、工程、教学和卫生四大类,并根据其工作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同时,在制定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合理确定学历、论文等条件的权重和比例,避免一刀切的评价方式,给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更多评价空间和机会。
其次,是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形式。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特点和需要,创新评价方法和形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同时,在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时,要注重实效性和公正性,避免形式主义,确保评价结果能真实反映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的水平和贡献。
最后,实现多层次的使用机制。意见指出,要根据不同岗位、行业和领域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多层次的使用机制,实现“定向使用”。具体来说,要根据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结果,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使用平台和发展渠道。同时,在实现“定向使用”中,还要注重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给予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更多的待遇和荣誉,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尊严。
总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原则是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利好政策。它既体现了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的尊重和信任,又体现了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社会舆论的鼓励下,在各级组织的推动下,基层专业技术人才一定能在职称评审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实现自身的价值,在社会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