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面试者会优化简历,去争取更好的offer,一般公司也会优化招聘条件来吸引人才入坑。面试时的黑话绝不是字面意思,要品出职场江湖中的“潜台词”。这些潜台词一般只有熟悉职场的人才知道。
薪资是很多人求职的先决因素,也是面试时最容易遇到的天坑存在。
1.区间式表达,下限即税前薪资
在招聘条件中,很多公司关于薪资描述会采取区间式的表达,比如4000-8000,以此来完成对面试者的心理暗示。面对区间式的工资,面试者容易带着侥幸心理,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可以够到区间的上限。
经过几次极限拉扯,定级定档之后,只能接受公司的CPU,保下限争上限。殊不知,公司的财务预算只有下限工资,一般大多数人只能拿到区间内的平均值。
2.上不封顶式表达,底薪低到哭
上不封顶式的工资就像老板指望招到一只锦鲤,但他也知道鲜少有行业奇迹。但是人嘛,总是要有梦想的。只要每个员工都努力,老板坐拥法拉利。就算员工不努力,底薪发放多少心有底。
老板怎么都稳赚不赔。所以他们会给出一个悬浮的数字,让你觉得暴富不是时间的问题,也不是其他的问题只是你努力的问题。公司是精神导师,但不负责你的物质生活。
这类薪资一定是底薪+提成,一月不开张你就要跟公司共苦,底薪约等于低保。
3.缴纳五险一金,免费提供食宿
对于这一条外行人理解:能缴纳五险一金,这是家正规公司可以入手;还提供食宿,又可以省下一笔,冲冲冲!
懂行的人都知道待遇福利方面只提五险一金,大概率是除了五险一金可能是没啥吹的了,并且缴纳比例还是最低档次。免费提供食宿也可以有另一种理解:工作地点大概率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不方便购物,极有可能是有时间挣钱但没地儿花钱的地方。
求职时,简历海投的不是海王,会筛选信息再投的才是最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鱼塘的王者。不加区分地靠面试刷大分上经验并不可取,通过招聘信息扫雷初筛、线上电话沟通再筛、面谈黑话探底后,仍有意向的工作才是真的值得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