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其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是欺上瞒下,做表面文章,虚多实少,阳奉阴违喊口号多,不折不扣抓落实少。
形式主义的典型特征是脱离现实生活,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艺术形式的绝对化,认为是形式决定内容,而不是内容决定形式。
一.概念定义
形式主义,指的是一种只看事物的表象而不加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它违背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科学原理。
在不同方面也有着不同的定义:
①法律
形式主义是法学中的一个流派,着重审讯过程中的公平更甚于最后的实质结果。过程的效率高低决定着一个形式的好坏。
②人类学
在经济人类学,“形式主义”指新古典经济理论在理论层面上在人类社会的应用。
③诗歌
在现代诗歌中,“形式主义诗人”可以说是“自由诗人”的相反。这些只是标签,不能完全概括他们之间的区别。诗歌中的形式主义代表着重诗歌中的押韵、声调、字数句数等,多于诗歌本身的主题、内容或意义。为了清楚分别这种诗和所谓的“古体诗”,有些时候会“新形式主义”这个字眼。
二.形成因素
(1)是名利思想。功利主义的私心是滋生形式主义温床。
(2)是懒惰作风。惰性引发飘浮思想,只管形式,只管最终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根本不考虑过程如何。
三.表现形式
形式主义与党的思想路线背道而驰。它不从实际出发,单从表面上、形式上去估量情况,只讲一般原则、提空洞要求,却不拿出正确、管用的办法。这严重背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
形式主义背离党的群众路线。只有扑下身子深入群众,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才能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敲锣打鼓、虚张声势,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严重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不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不只会让各方面工作垮下来,而且会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为群众所痛恨,损害群众的积极性和党的威信,削弱群众对党的信任。
在实际工作中,形式主义者哗众取宠、弄虚作假,上骗组织、下欺群众,拿工作当演戏,是党性不强、思想不纯、政治动摇的表现。例如:“厕所革命”让民众用上了卫生的厕所,成为最贴心的精准扶贫。但记者调查发现,中央高度重视并陆续出台相关方案及措施的农村改厕,在一些地方却“变了味儿”,出现了半吊子的“尬厕”——没墙、没顶,只有个蹲便器。在被新华社点名的山西省娄烦县,房前屋后、乡间路边、山坡沟里,没有围墙、没有顶棚、裸露在外的蹲便器随处可见,成为极其突兀的“风景”。而且浪费不只体现在厕所烂尾,像娄烦县下辖的凤凰村,全村常年住在村里的也就20来户人家,却修建了八九十个蹲坑,户均四五个。厕所革命,不仅要打破陈旧的农村习俗,也要防范形式主义、面子工程等落后的治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