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高温下
仍有不少劳动者坚守岗位
面临着中暑等“烤”验
什么是中暑?
中暑性疾病是在高温条件下,因“热”的作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也叫做急性热致疾病,在诊断层面包括了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在我们了解了中暑的概念之后,就可以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了:
中暑算不算工伤?
╱ 职业性╱
2012年,国家安监总局、人社部等部门联合下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其中的第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我国《职业病目录》将物理因素所致中暑列入职业病范畴。这是一种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劳动者因体内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因此,职业性中暑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的。
小贴士:
只有被诊断为职业病的中暑从业者才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不是所有的中暑都能认定为工伤。
这类从业者一般长期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有高温接触史,如钢铁工人、建筑工人和环卫工人等。
那么,什么样的中暑才是职业性中暑呢?
什么是职业性中暑?
╱ 职业病 ╱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四)患职业病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也就是说:劳动者一旦在高温作业时中暑,在送诊的同时,一定要经过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诊断,确认为“职业性中暑”后,就能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注意预防
高温作业时,劳动者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可能处于中暑先兆的状态,此时应果断中止高温作业,及时就医。除了注意及时避暑,劳动者最好摄入一定低浓度含盐的清凉饮料。
用人单位应按照法规要求,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减少或避免职工中暑的发生。
延申阅读:一般发生工伤怎么赔偿?
工伤的赔偿通常是由工伤保险来承担的。下面是一般情况下工伤赔偿的一些基本流程和步骤:
1. 及时报告工伤:员工在发生工伤后应立即向雇主报告,并尽快就医治疗。及时报告工伤是保障获得赔偿的重要步骤。
2. 雇主报备和调查:雇主在收到员工的工伤报告后,需要按照当地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劳动保障部门报备工伤,并进行相关调查,确定工伤的原因、程度和责任。
3. 医疗费用支付:工伤保险通常会承担因工伤导致的医疗费用。员工在就医时需要提供相关的工伤证明和医疗费用清单,以便工伤保险进行费用支付。
4. 工伤津贴支付:如果员工因工伤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工伤保险会提供一定比例的工伤津贴,以替代员工因伤病无法工作而造成的收入损失。工伤津贴的支付标准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规定而有所不同。
5. 伤残赔偿:对于因工伤导致永久性伤残的员工,工伤保险可能会提供伤残赔偿。伤残赔偿的金额通常根据员工的伤残程度、工资水平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工伤赔偿程序和标准会因国家、地区和相关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或保险机构,以了解具体的工伤赔偿流程和要求。
关于高温补贴标准,请关注往期文章:《2023最新版高温津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