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水平的提高,三维建模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倚重。相比于传统的二维模型,三维模型可以方便地产生任意方向的平面投影和透视投影视图。
VR3D瞬时三维成像系统利用相机矩阵设备对被拍对象进行瞬间抓拍,得到被拍对象全方位的影像数据后,经过后期3D建模技术合成3D数据模型,根据不同的制作要求对模型进行相应的修整、处理,输出要求的数据格式以及高质量的彩色贴图。
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这项技术在娱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应用包含影视特效和角色动画两部分。影视特效要求展示出现实难以展示的效果,对观众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结合实际拍摄画面进行特效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技术来实现以达到最逼真的效果。角色动画要求在三维软件中对角色模型进行精确的制作,对细节的要求比较高。
电影圈有两个比较流行的说法,一个是“能前期做的不留在后期”,还有一个是“现在前期比后期还贵”。这个基本上体现了特效行业在电影圈的“沉浮史”,而电影特效制作又肯定会提到建模问题。此前建模就是使用传统软件来手动建模,而现在3D扫描建模因其相对较低的成本和极高的效率,成为影视后期制作的新选择。
当然,社会在进步,技术也随之不断地在发展。2001年,在电影《指环王》中,CG技术再一次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一电影对整个电影特效行业来说都是划时代的,从中可以真正领教到什么是“动作捕捉”。电影中人物“咕噜”的一举一动是由演员安迪·瑟金斯演出来的,通过传感器捕捉他的动作,再将这些数据传入电脑,因此“咕噜”的动作都像极了人。
三维技术能够完成现实中不能完成的镜头,特别是一些场景,且其制作不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约束,在拍摄成本过高的场景或镜头时都可以使用三维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制作成本。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的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很多在现实中不存在的角色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生动而逼真的数字角色能够给人以新鲜而震撼的感受,且数字角色为主角的电影逐渐成为主流。
三维技术为影视特效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影视特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将现实与虚拟相结合,或将虚拟带入荧屏进而呈现在观众眼前,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三维技术是否能使影视特效达到虚实不分的境界,我们仍会期待。未来的中国银幕上,必然会出现更多真人CG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