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的“法务”和“法律顾问”对大众而言是两个较难区分的职务,事实上尽管都是围绕企业的各类法律事务开展工作,但二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法务是指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等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内部专门负责处理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法律顾问则是指解答法律询问,提供法律帮助的专门人员。
法务与法律顾问的区别
一、法务相对于一家企业提供的是长期一对一的法律服务,法律顾问提供的则是一对多的短期法律服务。当然不排除有的公司会签订常年的法律顾问,企业可以要求律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在此种模式下,公司需要向顾问披露相关信息,具体包括:一,公司基本信息,包括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二,以往法律事务开展情况,如诉讼进程、仲裁程序等,以便更好开展工作。
二、律师就像消防员,委托的当事人,通常是事态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才会寻求帮助,律师办案如同救火。法务就像防火墙,企业要求他站在前方,最好能挡住所有潜在风险,每天与利益和风险并存的合同打交道。
三、法务的工作强度比律所律师稍小一点,随着后期对公司业务逐渐熟悉,工作也会更得心应手。律师在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会更多,压力也更大,加班甚至可以突破时间或空间的限制,高铁上办案也是常有的事情。
四、律师的收入来源于案源多少,往往比较波动不稳定,没有案源就没有收入。法务是企业的员工,收入比较稳定,朝九晚五,工资定时发到卡里。
法务一般分为哪几类
对于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真正重视公司法务管理的时间并不长,通过多年的实务经验以及其他学者、律师的分析总结,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是外聘主导型,就是主要聘请外部法律从业人员,主要是律师进行法务管理,企业内部设立法务岗位,但人数相对少,有的甚至不设立法务岗位。这种模式下的企业内部法务仅是作为律师与企业管理层、决策层间的联络员和沟通员作用,岗位职能多以合同管理为主,同时还要承担行政工作。
第二类是内设主导型,就是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法务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配有一定规模的专职法务人员,这种是以内设的法务人员为主导,有时会根据自身需要外聘律师作为辅助的管理手段。
第三类是公司律师型,这种是成立了公司律师事务部,部门成员都需要通过司法资格考试,并通过公司申领“公司律师证”,接受律协和司法局的统一管理,公司律师除了执业范围和执业领域有限制外,其他与社会律师的权利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