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HR发放校招Offer之后,会通知候选人进行背景调查,在获得候选人准许后,由HR或第三方企业对候选人进行背景资料以及证明材料的核实,企业背景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学历验证(学历学位、荣誉证书);实习证明、项目成果;社会基础信息调查(社会征信、工商信息、犯罪记录)等。
背景调查是以雇佣关系为前提,通过合法的调查途径及调查方法,了解待入职人员及在职人员的个人基础信息、教育背景、过往的工作背景、能力及工作表现,形成对被调查人员的综合评价,是企业在用人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流程。
1、背景调查以雇佣关系为前提,企业信息调查、侦探等不属于员工背景调查讨论范围。
2、通过合法的途径,背景调查需要得到候选人的授权,候选人需要知情并明确书面同意,方可开展背景调查。
3、被调查人员的综合评价,包含客观基础信息如教育背景、不良记录等,以及主观的上级、同事、下属、合作方等证明人的评价。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足额缴纳社保等政策的逐步实施,企业用人成本越来越高,在招聘新员工时也会变得愈加谨慎。但求职者学历造假、工作经历造假、隐瞒不良记录等行为,往往让HR防不胜防。“背景调查”这一舶来品,是帮助企业降低招聘风险、节约用人成本的重要手段,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流程中嵌入背调,并且有很多企业已经实施全员背调,但它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
据较真背调统计,全行业的平均作假率是35.78%。商业利益冲突(背调公开课 第3期|如何查询和理解商业利益冲突)的作假比例是25.47%,在职时间和担任职位的作假比例分别为21.23%、11.9%。另外证明人提出对候选人的负面评价的比例是5.09%,学历作假的比例也达到(背调公开课 第2期|别只会通过学信网查询学历真实性)4.73%。
职场上简历作假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而背景调查可以:
1、有效降低招聘成本。月薪、五险一金、完成招聘工作的HR人员的工资、参与招聘面试的业务部门的参与面试时间成本、招聘网站费、面试涉及的差旅费、猎头费、因招错人导致的机会成本;
2、防止不必要的人员流失。因为招错一个中高管岗位,劣币驱逐良币,会导致一连串好员工相继离职的情况;
3、防止别有用心之人卧底。有研发前瞻技术驱动型公司、资源驱动型公司,容易招惹“间谍”卧底拿信息或资源;
4、提升组织健康度。通过背景调查合理甄选企业文化、工作态度更匹配的团队成员。
基于以上原因,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会在入职时进行背景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