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的专业简介:
民族学专业是研究民族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专业。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文献资 料和比较研究,弄清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家庭婚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道德规范、思想意识等。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专业,是19世纪中叶在欧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传入我国。
同时,民族学也是一门研究人类群体文化差异和相似性的学科,也称为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它主要关注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方面的问题,包括人类社会和文化的起源、发展、演变和变化,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旨在深入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做出贡献。民族学的专业课程主要有:《人类学》、《民族学》、《中国民族概论》、《民族学调查方法》、《民族考古学》、《民族经济学》、《族群与家族》、《民族理论与政策》、《民俗学》、《宗教文化学》等等。
民族学的发展前景:
因为民族学是一门研究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学科。毕业生可以在相关的研究机构、文化传媒公司、民族博物馆、旅游公司等方面从事相关工作。此外,一些政府机构也需要民族学专业人才来参与相关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民族学专业的就业市场相对较小,竞争也比较激烈,因此毕业生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该专业旨在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科学理念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具有扎实的民族学理论基础与田野调查实践经验,具备国际视野和国情意识,拥有开展民族工作、跨文化沟通与服务社会的能力。能够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胜任党政机关、教学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国际组织、企业的相关工作,以及民族宗教事务、文物与博物馆、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文化传播与新媒体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民族学应届就业率指数:民族学专业毕业生中,60%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39%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以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6分,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下。